时间: 2024-06-21 21:49:33 | 作者: 凹版印刷机系列
今年的10月15日,是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印刷厂)成立50年周年纪念日。50年是大庆,许多单位都会庆祝一番。可是,当我们走进建成不到一年的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印刷)的新址后,却没见到一点庆祝的迹象,见到的只是员工紧张、有序的生产工作场面。向有关公司领导询问原因,他们指着装饰在墙壁上手书的“实事求是,不尚空谈”8个大字说,我们已将这8个字作为我们的公司精神,之所以不搞庆典活动,就是在践行我们的公司精神。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的前身中国科学院印刷厂于1957年10月15日正式成立。来自上海、丹东及北京的数百名年轻人满腔热情地投身其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将广大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出的成果变成纸墨飘香的书刊,以卓越的产品质量述说着中科印刷的辉煌。正是因为他们的突出业绩,虽然没有太高科技含量,却被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及广大科研人员誉为中国科研战线的最后一段工序,声名远播海外。
2002年,“中国科学院印刷厂”作为一个永久的记忆保存在了历史的档案中,代之以一个全新的名字“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全面展开,深入改革、创新体制的浪潮一波一波袭来,企业的改革也迫在眉睫。面对挑战,中科印刷人未改“争创一流”的坚定信念,在巩固历史优势的同时,开始新一轮的自我超越与创新之旅。此前没有可供借鉴的先例,公司改革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自2000年起,中科印刷就陆续组织管理层成员去别的企业参观学习,将别人成功的经验变成自己的实践。
改制只是一个形式,真正要将企业从旧有的模式下引入到全新的市场氛围中,首先要摆脱传统体制的束缚,要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理念打造新企业观,必须要将国营老厂蜕变成一个完全的市场化企业。为此,中科印刷的领导层把改制作为企业全新发展的起点,从4个方面入手,努力在波涛汹涌的商海中打造自己的出海大船:一是人员结构调整,二是设备更新,三是新厂区建设,四是企业文化建设。
一系列变革在中科印刷有条不紊地展开,历史的创新大幕已经开启,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
人员改革是所有国有企业改制的拦路虎,中科印刷领导班子顺应企业特点,实行“三项政策”,果断地采取退休、退养和解除劳动关系等措施,推动员工队伍的精简、高效和年轻化。员工的平均岁数从改制前的43岁变为改制后的32岁。
公司党政领导从思想观念入手,转变员工的旧式思维,妥善安置老员工,在社会上广泛招贤纳士,实施人性化管理,使全员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进一步规范了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在经过3次机构整合之后,企业管理人员由改制前130人缩减为69人,降幅近半。不但缩减了管理成本,也将企业中人浮于事的现象基本革除。随之,5个处室、2个办公室和4个车间被整合为3个部,实现了联合办公,同时为网络数字化管理、工艺流程布局更加合理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顺应时代,公司采取了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搭建起一个开放的竞争平台,让每个员工都有机会上台竞技。“鲶鱼效应”被充分地在管理中应用。为了慢慢地加强管理人员的紧迫感和危机感,除三大部的部长以外,所有中层以下管理人员全部竞聘上岗,实现干部能上能下、不拘一格的用人机制。优化工资结构,实现关键岗位高工资、普通岗位薪酬标准社会化、高级管理人员年薪制,并与年度考核目标挂钩,激发管理团队整体活力。
公司还进一步实行了后勤工作社会化,使用于行政后勤方面的开支由2002年的210万元降至2007年的10万元,降幅高达95%,节省开支200余万元。其好处不仅在于节省了经费,而且由于引入竞争机制,后勤部门服务质量也大幅度提高,让员工真正享受到家一般的舒适。
超前的管理理念、明确的激励政策、细致入微的生活关怀,三管齐下,中科印刷成功实现了一线员工队伍年轻化、关键岗位员工队伍专业化。全厂上下人气兴旺,发展势头蒸蒸日上。
印刷业的技术大变革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日益逼近,企业也随之渐渐坠入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到1997年以前,印装设备明显落后,虽然员工操作水平、质量意识较高,但设备的落后不仅制约了产量提高,更制约了产品质量的提升。曾经令人骄傲的老企业在新一轮技术与市场之间的竞争之初,就背着沉重的包袱:70%~80%的不适用设备要被淘汰,富余的500多名铅排、铅印职工等待重新安置。
如何解决这一个内外交困的局面,是摆在中科印刷领导面前一道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难题!
以对科技的敏锐触角紧扣时代脉搏,中科印刷领导在经过多方调研后果断决定,“从银行贷款,更新设备,快速追赶上处于全国第一集团的各印刷厂。”公司采取多项举措,自筹资金近7000万元,先后添置了多台国际领先水平的印前、印刷、装订设备。公司现在存在大小设备267台(套),海德堡四色、五色印刷机8台,单、双色轮转印刷机8台,单、双色平板印刷机38台,沃轮贝格胶订联动线条,马天尼精装、平装、无线条,以及成套包装和印后加工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和国内领先水平的设备,年加工产值近亿元。
这些设备既能承担大量的书刊印装任务,又能完成精美画册、商标印刷、豪华装帧的制作。通过设备投入,公司每年的产量、产值也以超过10% 的速度增长,到2006年,全年总产值达到8834万元,不但迎头赶上了这场技术竞赛,且在同业中脱颖而出。中科印刷秉承老一代科印人精工细作的优良传统,凭借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印装设备作为坚实后盾,将“中科印刷”的金字招牌继续发扬光大。
在北京通州宋庄工业区,一个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52000m2的新厂区岿然屹立;在宽敞明亮的印刷车间里,一台台排列整齐的印刷装订设备全部饱和运转,一个个精干的操作人员着装整齐地穿梭于其中;在绿树环绕、青草映衬下,生机勃勃的新厂区正在向人们昭示:这里将续写中科印刷新的辉煌!
环境优美、功能齐备的新厂落成不足一年,新闻出版署和行业协会就已经多次组织同行前来参观学习。今年初,有一队前来参观的韩国同行,一下大巴车看到这一片绿树鲜花、窗明几净的厂区,什么都没有说,就同时集体鼓起掌来。
其实,早自2000年公司领导就意识到老厂区改造困难重重,未来发展定受限制。一个新厂的蓝图在公司领导层逐步形成。2001年前后中科印刷领导开始四处考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选定落户通州宋庄工业区。2005年8月18日新厂区建设破土动工,2006年10月竣工交付使用。
如果说彰显时代风采的生产新区是中科印刷企业文化的生动体现,那么,众志成城的中科印刷人更以其从价值取向到质量管理的文化创新抒写着新的篇章!
在中科院知识创新的深化中,中科印刷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浮出水面。在提倡企业文化建设中,公司领导班子格外的重视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公司党委先后制订了《党委工作条例》、《党员管理办法》等。围绕主业开展保持员先进性教育等一系列活动,使党员干部成为团结和带领职工开拓奋进的核心力量,使先进的思想成为指引全员文化创新的重要武器。
优秀的创业团队无疑是企业创新文化的主体力量。为此,公司班子不断加大员工思想道德教育与业务培训力度。把理想、信念教育同坚持发扬“敬业、创新、求实、求精”等文化理念相结合,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同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相结合,使先进的思想文化成为全员创新发展的精神核心。同时,业务培训开展多项创新活动,如针对管理骨干和技术骨干以及中高层管理人员,公司每年提供一段时间的在职脱岗培训;针对新员工,公司在组织内部力量实施岗前技术培养和训练和企业文化培训的同时,还邀请优秀培训师来公司集中培训;其他在岗员工,每半年提供一次轮岗培训,加强复合型人才教育培训;选派有关人员到中国印刷公司学习,邀请海外知名公司技术人员到公司定期培训,以点带面,逐步提升工人的理论与操作水平,将培训成绩记录在案作为年度考核依据之一,并采取多种措施表彰学习先进,2006年6月组织优秀员工到浙江休养,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公司还以开拓创新的战略勇气,在董事长沈幸华亲自主持下,全面修订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使洋溢着现代管理理念的崭新制度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领导层还通过广泛征求职代会代表及全体员工意见,提出一系列适合公司特点的企业目标、企业精神、价值观等文化理念,确立了“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的公司精神;明确了“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为读者提供精美的书刊”的公司使命,“以争创一流立志,以技术创新立本,以规模效益立业”的发展目标,为企业放飞世纪梦想创新文化的支点!
如今,崭新的经营理念已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闪耀在企业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凭借产品优、周期短、服务好的崭新形象,中科印刷已赢得众多客户青睐,与科学、高教、商务、人教、清华、北大等40多家出版社、期刊社和出版单位建立起良好的朋友式合作关系。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企业高歌前进的同时也在不断调整,时时注意市场大潮的汹涌波涛。遥远非洲流传一则谚语:“瞪羚每天早上醒来时,清楚自己必须要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快,否则就会被吃掉;狮子每天早上醒来时,清楚自己必须要跑得比瞪羚快,否则就会被饿死;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瞪羚,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
现在的市场正如非洲的大草原,充满竞争和机遇。现在的中科印刷已是草原上的狮子。而要做狮子就要有王者的力量和威严。精湛的工艺、优秀的质量正是中科印刷在整装上阵之后所内聚的能量。
2004 年,公司由于生产业务量激增,某些生产工序出现产品质量下滑迹象。公司管理层敏锐地察觉并深切意识到,虽然产品数量上去了,但肯定会出现泡沫效应,丢掉的不仅是质量,更会失去客户。于是提出了“四不放过”的要求,即质量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这个要求的提出,大幅度的提升了各级员工的质量意识,产品质量很快得到回升。
提升质量,更要注重管理,因此同年8月中科印刷又从北大方正电子公司引进了一套印刷信息资源管理系统(ERP)软件。该管理流程软件共包含经营管理、生产调度管理、车间管理、质量管理等15个模块。通过ERP系统的成功应用,资源管理实现数字化,不仅减少脱产管理人员5人,而且每年纸张等原辅材料采购成本也减少了近10万元,人员、资源、质量的系统化管理得到明显改善,真正的完成了高效节能。
在逐步实现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之后,2005 年,中科印刷再下一城,顺利通过了ISO9001 质量认证。公司编制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手册,确立了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制定了一系列质量发展要求,为质量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行为依据。
对于中科印刷来说,通过质量认证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标是达到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由粗放式管理步入规范化管理。通过对采购、印刷、装订等生产的全部过程,半成品、成品的检验过程设置监控点,通过对监控数据的分析,针对不足,实施纠正,予以改进,并提出预防的方法,以此来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改制促进发展,执着追求的中科印刷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令他们骄傲的荣誉接踵而来:3次获得全国书刊印刷质量评比一等奖,自2001年连续6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全国书刊印刷优秀企业金奖,连续6年被北京市企业质量管理协会印刷分会冠以“质量管理十佳企业”称号。
公司由计划经济时代“精益求精、永争第一”的科印精神,到今天激烈市场之间的竞争情况下提出的“质量为对外业务服务、质量为企业形象服务、质量为经济效益服务”,“做人贵在品质,产品贵在质量”等与时俱进的理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谈到未来的发展时,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沈幸华是这样描述的:公司首先要把书刊印刷作为自己的根基。有了牢靠的基础,再顺应市场变化伺机发展,将中科印刷的规模慢慢地发展壮大。简而言之,做强,再做大,这是中科印刷要走的路。
上个产品:宏华数科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下个产品:人民币有几种印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