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5-25 23:18:44 | 作者: 非标定制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任务,出版业作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怎么来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新征程上面临的重大课题。习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此给予了理论指引和实践要求,对于推动出版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出版界要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出版业高水平发展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及其重要的作用,突出“新”“质”“力”这一重点,扭住发展动力之变、效率之变、质量之变这一关键点,找准人才支撑、智能工具、新型对象这一着力点,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快速推进出版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提升出版业整体实力、竞争力、影响力,推动出版业向着更高质量的目标前进。
关键词: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出版;新质生产力
党的二十大强调:“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任务。”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出版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水平发展的出版业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根基。怎么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是新征程上出版业必须回答且必须答好的重大课题。
2023年9月,习在黑龙江考察期间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此后他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这个关键词。在2024年1月31日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水平发展所进行的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3月5日,他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生产力新跃迁,以科学技术创新为根本驱动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是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推动出版业高水平发展的行动指南。出版界要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业高水平发展的理论逻辑和价值意蕴,牢牢把握其对出版业高水平发展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和实践要求,加快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不断的提高整体实力、竞争力、影响力,推动新时代出版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生产力的巨大跃迁都会推动出版出现重大变革。当前,以数字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驱动生产力的巨大跃迁,也必然会推动出版业向着更高质量方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起点在于“新”、重点是“质”、落脚点则在于“力”。
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大范围的应用,推动出版载体、复制技术、装帧形式大幅度变革。进入19世纪,随着西方凸版印刷术、平版印刷术、凹版印刷术陆续传入我国,出版业实现从手工操作向机械化大生产的巨大转变。新中国成立以后,印刷技术、制版技术、印后加工技术持续不断的发展,出版业由半机械化、单机生产向机械化、联动生产转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我国出版业从“铅与火”走向“光与电”。
进入21世纪,在计算机普及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的双重推动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智能语音、生成式AI等新兴技术在出版领域大范围的应用,使得新的出版技术不断涌现,出版介质一直更新、出版形态日益多元化。显然,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推动出版的变革,每一次出版变革又是下一次出版变革的新起点。可以预期,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必将引发出版的新变革,催生新的出版发展动力,也势必呈现新的出版产业形态和新的出版产业组织范式,进而推动出版业向着新的更高质量方向发展。
生产力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具备“量”的变化,也表现出“质”的变更。这一“质”的变化呈现于新的“物质”、新的 “品质”、新的“介质”等方面。其一是新“物质”的呈现。当前,以数字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兴技术及其在出版领域大范围的应用所形成新的生产力对于出版业发展愈加重要,传统出版编辑、复制等环节的物质消耗和发行、物流等正逐步让位于科学技术创新。可以预计,在出版生产经营过程中能源和资源等有形要素所占比例将会慢慢的低,而与之相应的技术创新等无形要素所比重将会慢慢的高。其二是新“品质”的呈现。作为AI领域的关键性技术,几年来不断涌现的各种大语言模型为出版业跃升带来新的可能。其通过高效率、个性化、创新性的内容生成与编辑,专业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增强赋能,提升了出版物内容质量。
例如,ChatGPT可以有效协助人类进行文稿校对、润色、翻译等,由此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和稿件的质量。其三是新“介质”的呈现。技术的演进使出版介质一直更新,从软纸、洋纸、磁介质到数码介质,介质的更迭和创造使内容的获取和传播方式更趋多元化。若干年前,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苹果公司一项与虚拟纸张相关的专利。这种虚拟纸张包含2D、3D和动画等 MR内容,其能够被弄皱、翻转、折叠和弯曲,并根据不同角度和视角变化,而在不同位置保证图形完整,极大地扩展了出版介质的视觉体验、功能和边界。这些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带来出版业“质”的变化,推动出版业向着更高质量的目标发展。
回顾我国历史上出版业的数次变革,其发展 “力”的落脚点分别为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 19世纪西方现代印刷术的传入,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计算机普及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创新等方面,在新质生产力作用下,出版业高水平发展的落脚点则是基于数字技术的“算力”。“算力”不仅改变“物质变换”的传统生产力,改变以往出版业发展范式,还将改变传统出版消费模式。
在以往出版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出版生产和出版消费通常各自存在,消费与编辑、印刷、发行等往往相互并无交集,也不会立即进入出版过程。然而,在数字信息技术环境下,在作者、出版者与读者角色可以直接互换,他们之间的身份也相应地变得更模糊。当下,算法推荐系统已成为出版经营销售的策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有助于增强使用者真实的体验、提升销售效率、深化市场洞察、优化库存管理以及强化品牌竞争力。
随着算力、算法、算据等的协同推进,通过一系列分析用户行为数据能实现高度个性化的书籍推荐,进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精准的目标定位不仅优化了资源分配,还明显提升了 “长尾”作品的市场表现,为出版公司能够带来了额外的收益。这些新质生产力于出版业之“力”,对于推动出版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出版业高水平发展内涵深刻、内容广泛,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出版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尤其是其在推动出版业发展动力之变、效率之变、质量之变方面作用巨大,是推动出版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我国出版业发展历史进程中,技术创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动出版业发展动力根本性的变革。我国古代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大范围的应用,代替了竹简、木牍、刻刀、毛笔劳动过程中人力的付出,成为推动出版发展的能动力;19世纪西方印刷术的传入,推动出版实现机械对手工的替代;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为出版业提供了新的动力来源;信息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使得出版业进一步实现信息化。虽然历史上出版的每一次变革,均会推动出版动力之变。
但这些动力变革大多是物质消耗和要素投入,其增长方式属于粗放型,与出版业高水平发展的现实要求尚不一致。而新质生产力与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息息相关,这无疑与出版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驱动力相辅相成。以数字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不仅改变着传统出版业生产力范畴,更加依赖于数据要素投入,还能够从出版物消费层面进一步作用于出版生产端。由数字信息技术革命所演绎的出版生产方式变化,使得出版业增长和发展动力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同时,这一转变不仅发生在出版业供给侧层面,还呈现于出版业需求侧。也就是说,通过改变消费方式为出版业发展增添新动力。目前,我国出版消费在推动出版业发展过程中的潜能仍没有正真获得有效释放,亟须注入新的动力。与传统出版消费相比,基于数字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具有深层次地融合性、配置高效性、循环畅通性等特征,大多数表现在线上与线下、业态与场景的融合发展,体现在集合多种功能的消费新场景可以更加好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从而促进出版消费者与出版生产者之间的互动、出版消费者与出版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有助于激发出版需求,扩大出版消费规模。这些不仅可改变出版生产端与出版消费需求的传统关系,而且还能有效促进出版生产与出版消费、出版供给与出版需求的匹配对接,促进出版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畅通循环,实现出版消费资源的有效配置,激发出版业潜在的发展动能。
以数字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不但可以更加高效地数字赋能出版生产经营活动,还可以依托数字赋能,譬如在线协同等方面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数字化出版生产经营方式能够突破时空束缚,因而与既往历次技术革命所带来出版业变革不可同日而语。在此方面,无论是在出版编辑环节,还是在市场端,数字信息技术对出版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前文提及的各种大语言模型在出版业应用对此进行了很好的诠释。譬如,中文在线集团有限公司推出的“中文逍遥”大模型,其基于中文在线在文学领域的海量数据和强大的故事生成能力,创作者只需输入灵感构思,即可在3~5分钟内自动生成一篇逻辑相对清晰、语句相对通顺的万字左右的小说。这极大地降低了创作门槛,提高了创作效率。显而易见,以数字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符合出版业高水平发展的需要,在促进出版效率变革中推动出版业沿着高质量方向发展。
在19世纪西方印刷术等传入我国之前,出版主要以手工作坊为主,出版产品的质量主要是依靠出版劳动者技能和经验的积累,出版产品质量往往缺乏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此之后,机械力代替了出版生产者的体力,出版生产也实现流水式、标准化。
这种流程标准化和严控质量大规模的出版生产方式,使得出版产品质量不再取决于出版生产者的技能和经验,而是更便于大规模生产。进入数字化发展新阶段,随着数字赋能出版产品和出版服务,出版产品的质量不断的提高,出版质量的定义也因数字信息时代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在数字信息时代,读者也愈来愈重视参与感、体验感和“个性化”需求。由此,也倒逼出版商业模式和竞争模式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出版业高水平发展的主体取决于质量变革,以数字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通过实现质量变革将推动出版业向着更高质量的目标发展。
03实践要求: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业高水平发展的人才支撑、智能工具、新型对象
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出版业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尤其是对出版劳动者、出版劳动工具和出版劳动对象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从出版劳动者来看,在构成出版生产力的三要素中,出版劳动者是最为活跃和最富有创造性的出版生产要素,出版生产工具只有被出版劳动者所掌握,出版劳动对象只有被出版劳动者所确立,三者相结合才能形成现实出版生产力。出版劳动者自身的变革是推动出版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和主导性因素。
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人才是第一资源。”尽管在以往历次出版变革中,人才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但从出版生产力发展角度看,其其实是依赖大量普通出版劳动者。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与之相契合的出版劳动者必然是具备更高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智力出版劳动者。随着诸如生成式AI和人形机器人等的出现和迭代更新,出版业发展更需要的是与之相适应的出版劳动者。当下,一些作者已开始在AI和其他工具助力下高效地进行创作,市场上也已出现人与ChatGPT合作的图书。ChatGPT上线后不久,亚马逊Kindie商店网页便上架了200多本人机合作的电子书。
塑造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这就需要推动产学研用的深层次地融合,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出版人才结构,着力培养一批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出版业高水平发展迫切地需要的创新人才。要出台实施切实可行的人才政策,通过事业、感情和适当的待遇吸引国外优秀的人才。同时,也要着力培养、使用、留住本土出版人才,尤其是要注重招纳具备学科交叉能力和出版产业融合发展视野多元化人才,通过人才红利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出版劳动生产工具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出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传统出版生产力发展条件下,与之契合的出版劳动资料主要以基础性设备为主,而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与之契合的出版劳动资料必然转向更为先进的智能出版设备。目前,在出版领域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还较为迟缓,基础设施也不尽完善,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也还不到位。当务之急是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新型的劳动工具和前沿智能设备的运用。
为此,要紧跟全球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制定出版产业数字信息化长期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构建出版大数据中心等相关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基础设施,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数字出版产业集群,着力推动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形成出版企业乃至整个出版业发展的新优势。
技术进步和生产工具的发展和变革,不仅改变着出版劳动者和出版生产工具,还改变着出版劳动对象,并促使出版劳动者和出版劳动工具、出版劳动对象之间出现重大变化。从出版劳动对象来看,在传统出版发展环境中,与之契合的出版劳动对象主要以物态诸如纸张、印刷机、场地、交通工具等要素。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出版劳动对象不仅包括物态化设备,还包括与出版相关的数据信息等非物态化的对象。
在数字信息技术条件下,出版领域数据信息无疑是诸多要素中最为稀缺的要素。当然,其能否成为关键要素,还取决于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在出版领域的应用。当前,数据本身以及对于数据的收集、存储、分类、加工等将直接成为出版劳动对象的新领域。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出版领域数据已成为与劳动、资本等并重的生产要素,但这并非意味着其他出版生产要素就可有可无,不能机械地用出版领域数据要素完全替代其他出版生产要素。铸造新型的出版劳动对象即是把各种出版生产要素和资源重组、优化,以释放出最大的效能,从而加快出版领域数字信息技术的创新,推动出版业实现更有效率、更为安全、更高质量的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绝不是偶然的,其贯穿着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质量理论、要素理论、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出版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重要的抓手。
2024年开年不久, OpenAI推出的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引发广泛关注。这进一步表明,AIGC时代的内容行业正由人类主导、统一生产、单一媒介向着人机融创、个性定制、融合媒介转变。新时代新征程的出版业必须紧紧抓住数字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新机遇,突出新质生产力赋能出版业高水平发展 “新”“质”“力”这一重点,把握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业发展动力之变、效率之变、质量之变这一关键点,找准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业发展的人才支撑、智能工具、新型对象这一着力点,因地制宜,因“业”制宜,推动新时代出版业高水平发展的步伐走得更加坚实、更有力量、更具神采、更显底气。
来源丨科技与出版,2024(3):90-95,引用格式:范军,邹开元,田静瑶.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业高水平发展的理论逻辑、价值意蕴、实践要求[J].科技与出版,2024(3):90-95.
作者丨范军,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邹开元,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田静瑶,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